打开APP

近期狂犬病及疫苗研究进展一览

  1. 抗体
  2. 检测
  3. 死亡率
  4. 狂犬病
  5. 疫苗
  6. 病毒

来源:本站原创 2017-07-27 08:58

近日,西安女子在街头被流浪狗咬伤,注射疫苗后狂犬病仍然发作死亡的消息传遍了网络,一时间人们提出了很多质疑,有人怀疑注射的疫苗是不是过期了,还有人提出疑问,为何被狗咬伤后第一时间注射疫苗,狂犬病还会发作死亡?本文中,小编对近年来狂犬病及疫苗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各位,让大家对狂犬病有更深一层的了解!【1】PLoS Med:基于移动电话的新型监测系统或可有效应对狂犬病doi:10.1371/jo

近日,西安女子在街头被流浪狗咬伤,注射疫苗后狂犬病仍然发作死亡的消息传遍了网络,一时间人们提出了很多质疑,有人怀疑注射的疫苗是不是过期了,还有人提出疑问,为何被狗咬伤后第一时间注射疫苗,狂犬病还会发作死亡?本文中,小编对近年来狂犬病及疫苗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各位,让大家对狂犬病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1】PLoS Med:基于移动电话的新型监测系统或可有效应对狂犬病

doi:10.1371/journal.pmed.1002002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格拉斯格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手机的新型监测系统,该系统在对坦桑尼亚的狂犬病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后期改善公众的健康提供了一定帮助,尤其对资源匮乏的地区将非常重要。

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在坦桑尼亚南部地区实施并且评估了针对狂犬病的大规模监测系统,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其每年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会引发成千上万人死亡,而该疾病主要就是由家养犬扩散传播的;一旦人被狗咬伤后,就应当及时注射疫苗来预防后期因狂犬病爆发而死亡,同时还应当在高风险暴露时注射免疫球蛋白。研究者指出,只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狂犬病的暴露风险就会下降,同时这种疾病也会通过对狗类进行多种疫苗注射程序来最终消灭,然而进行多方协调来进行疾病的监督往往在资源有效的地方变得不太容易实现。

【2】Journal of Virology:与时间竞跑,科学家找到狂犬病新疫苗!

DOI:10.1128 / JVI.03656-14

狂犬病的治疗一直是与时间赛跑。遭受携带狂犬病病毒动物咬伤后,患者在病毒侵入中央神经系统之前,有短暂的时间窗可以寻找医疗帮助。病毒一旦入侵大脑,医生也可能无力回天。可是最近,美国Georgia大学的一群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疫苗,成功治愈了感染狂犬病病毒并已经发作的小鼠。

预防狂犬病的疫苗早已成熟。不过这种疫苗用于咬伤后的治疗,仅在病毒还未深入入侵之前才比较有效。而他们研究出的这种新疫苗,可以延长感染后治疗的效率。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对人体无致病力的副流感病毒PIV5 (Parainfluenza virus 5)作为载体,递送狂犬病病毒内一种蛋白 G protein入体内,使身体对之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实验小鼠被暴露于狂犬病病毒,通常三天这些病毒就能到达小鼠脑部。而感染后六天,小鼠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狂犬病症状,感染已经发展到致命阶段。初步的结果显示,相比较与常用疫苗30%的治愈率,用新疫苗治疗的小鼠50%都活了下来,甚至是在感染已经六天病毒到达脑部的情况下。

【3】PNAS:研究预测吸血蝙蝠狂犬病毒传播

在拉丁美洲,VBRV会影响牲畜生产并且导致人类狂犬病暴发。尽管了解蝙蝠散布能预防病毒扩散,并有助于人们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但一直以来被感染蝙蝠的群体运动模式难以测量。

为了解析VBRV在秘鲁扩张的时空动态,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Daniel Streicker及其同事使用细胞核遗传标记、线粒体遗传标记和病毒遗传标记,把群体层次上的宿主散播模式与病原体空间传播联系在了一起。病毒系统发生分析与宿主群体遗传分析揭示,近年来病毒在地理上隔离的群体之间的传播,很可能是由于分散的雄性蝙蝠。

研究人员对这些蝙蝠的细胞核DNA分析,表明了跨安第斯山脉的基因流,把VBRV流行的亚马逊雨林与没有VBRV的太平洋沿岸连接在了一起。此外,系统地理学和景观阻力模型预测了VBRV通过秘鲁北部的入侵路线。

【4】PNAS:蝙蝠冬眠能暂缓狂犬病病毒传播

doi:10.1073/pnas.1010875108

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种新的数学模型表明在至少一种蝙蝠种类,冬眠能暂缓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传播。它们每年的冬眠允许大棕蝠(big brown bat)蛰伏蝙蝠(Eptesicus fuscus)存活直到较暖的月份里,在那时这些患病的动物能感染新的一批小蝙蝠。

美国地质勘探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一名研究型生物学者Paul Cryan(未参与该项研究)说,“真正令人感兴趣的事情在于,这些动物的季节性行为与它们怎样跟这种疾病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群体数量在这种疾病存在下怎样长期持续存在联系在一起。”

科学家们以前已经为狂犬病病毒怎样感染那些不能冬眠的动物(如臭鼬或浣熊)提供描述模型。但是那些模型不能解释蝙蝠走出冬眠后发生的夏天狂犬病蝙蝠死亡数量高峰,而冬眠有助于大棕蝠度过昆虫食物源耗竭的较冷月份。

为了理解冬眠怎样影响感染,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的一名生物学模型构建者Dylan George和他的同事们修改了现有的狂犬病病毒感染模型来揭示冬眠的影响。

【5】全球平均每10分钟有1人死于狂犬病

据狂犬病控制联盟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全球每年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平均每10分钟有1人死于狂犬病。今年的9月28日是第7个“世界狂犬病日”,主题是“共同行动,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犬的人越来越多。据北京市公安局统计,2013年北京市养犬登记数量达100多万只。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至3个月,是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每年狂犬病病例均超过1000例,属于全球狂犬病高发国家之一。

据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统计,每年春夏季都是动物致伤的高峰季节。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狂犬病13例,死亡13例,较2011年上升160%。截止2013年8月,北京共报告人狂犬病7例,死亡7例。另据统计,今年1至7月份,因被猫狗抓伤、咬伤,到市属各狂犬病免疫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数已近9万余人次。

【6】APS:我国科研人员克隆出抗狂犬病毒新抗体

doi:10.1038/aps.2010.209

来自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南京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采用克隆方法,制备出一株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中和新型抗体(Fab)。经动物实验证实,该抗体联合疫苗能有效阻止狂犬病毒感染,在狂犬病预防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该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中国药理学报》上。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表现为极度神经兴奋乃至狂暴,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狂犬病发病后进展速度快,至多10天内死亡。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材料显示,每年约有5万人和数以百万计的野生动物死于狂犬病,中国因狂犬病而死亡的人数在法定传染病中已跃居第2位。

【7】研究人员将MERS和狂犬病病毒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2-for-1疫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修改了狂犬病病毒,使其具有来自MERS病毒的蛋白质,这种改变的病毒作为2-for-1疫苗,保护小鼠抵抗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狂犬病。

因为它使用已经测试过的狂犬病疫苗,这种创新的组合可以加速人类MERS疫苗的开发。目前,对于这种新的和高度致命的病毒没有疫苗存在。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病毒学”杂志上,发现疫苗保护小鼠免受MERS感染。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Matthew B. Frieman说:“这是第一次有人使用这种策略制造MERS疫苗”。这可以给我们一个强大的机制来对抗病毒。

自从四年前在沙特阿拉伯第一次发现以来,MERS杀死了630多人。它已感染超过1800人,意味着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死亡--传染病的死亡率非常高。疾病似乎是从骆驼传播给人类的,而骆驼本身可能被蝙蝠感染过。研究表明,MERS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似,2003年出现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导致8000多例感染,10%的患者死亡。这两种疾病均由冠状病毒引起,造成严重的呼吸道问题。

【8】狂犬病疫苗规模化路径 治疗需规范

每年的7~9月是狂犬病发病的高峰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倡议,到2020年在全球消除狂犬病。而在实践中,接种何种疫苗、如何接种,直接关系到消除狂犬病这一目标的实现。《医药经济报》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业界对这一疾病领域的关注焦点其实并非技术,而是管理。对医药行业来说,管理的思路和规范化对狂犬病疫苗产业的规模化和健康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有业内人士对《医药经济报》称,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相关预防接种门诊发布的“关于狂犬病疫苗使用的指导意见”中,有关表述欠缺专业,可能与国家有关规定不符。如内文有“从2013年6月1日起不再推荐使用‘5针法’接种程序的狂犬病疫苗”。记者了解到,该市卫生局日前已责令疾控部门撤销此前的指导意见。在这位专业人士看来,该市疾控部门推荐的狂犬病疫苗“4针法”,即2+1+1程序(分别在人体对病毒暴露的0天打两剂,7天和21天各打1剂),确实是新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不过也只是传统“5针法”程序(即0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打1剂)的补充,有关的接种程序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指导文件可供参考。

【9】JID:狂犬病疫苗一针见效

DOI:10.1086/605949

被狗咬伤后,人们都会注射狂犬病疫苗。但目前狂犬病疫苗需要前后注射5针,既麻烦又费钱。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开发一种狂犬病疫苗,只需一针就能有效提供免疫保护,目前已在实验鼠和灵长类动物身上试验有效。

来自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研究人员9月18日在新一期美国《传染病杂志》(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报告说,他们开发的狂犬病疫苗使用的是活的狂犬病病毒,但剔除了病毒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基因——M基因,使得病毒无法自我复制。

这种疫苗注射到人体后,病毒会迅速诱发强大的应对狂犬病的免疫反应,而与此同时由于缺乏M基因,病毒又无法在体内复制传播,因此不会致病。

【10】器官捐赠者应进行狂犬病毒检测

2013年,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报告,美国又发生了一例新的因器官移植引发狂犬病的案例:一名患者在移植了狂犬病患者的肾脏后,因狂犬病而死亡。医生们最初并没有察觉到这名器官捐赠者是死于狂犬病,进行器官移植之前也没有进行病毒筛检。由此可见,中国也应当立即强制执行对器官捐赠者进行针对狂犬病的常规检测。

其实,器官移植引发狂犬病的病例在国外总共已正式报告了数十例,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1978年,美国就首次报告因角膜移植引起狂犬病死亡的病例。此后,在法国、泰国、印度、伊朗等国总共报告过至少8例角膜移植引发的狂犬病病例。

其他器官移植引起的狂犬病曾正式报告过多例:2004年在美国,接受同一男子的肾脏、肝脏等器官移植的4位接受者后来均死于狂犬病;2005年德国一名器官提供者的肝、胰和两个肾脏被分别移植给4个人,其中3人都在移植手术后数周内死于狂犬病,只有接受肝移植的一人最终存活下来。调查显示,该存活的接受者在童年时曾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更多精彩盘点!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