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7(第三届)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开幕

  1. 生物标志物

来源:生物谷 2017-04-21 16:41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第三届)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以及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包括不同来源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发现,鉴定,以及临床应用,推动生物标志物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From Bench to Bedside),也为广大药物研发、医学研究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相互合作的平台、以及交流的机会,最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第三届)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以及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包括不同来源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发现,鉴定,以及临床应用,推动生物标志物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From Bench to Bedside),也为广大药物研发、医学研究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相互合作的平台、以及交流的机会,最终推动精准医疗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类与细胞生长、增殖、疾病发生等有关的标志物。生物标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过程或病理过程或对治疗干预的药物反应,在早期诊断、疾病预防、药物靶点确定、药物反应以及其他方面发挥作用。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记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平台被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研究,如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肽组学、代谢组学等在内的组学平台,以及包括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抗体芯片、高内涵筛选技术、无标记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在内的手段与方法,都为快速获得及筛选生物标志物带来了极大的可能。同时,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个体化治疗。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途径与应用领域近年来被极大的拓展。越来越多从各种体液(如唾液,汗液,尿液等),人体微生物组,以及组织学,细胞学(如循环CTC)中拓展发现源;从生物标志物种类来看,包括细胞层面,蛋白层面,外泌体,表观遗传层面,以及DNA和RNA遗传层面;而技术平台也包括纳米技术,芯片,深度测序,以及高内涵筛选技术、无标记相互作用分析技术;而临床应用方面,不仅仅是诊断,还包括疾病预防,治疗与转归的分析,同时也广泛应用到各个科别。这是精准医学时代发展的新动向。

此次会议持续两天,来自清华大学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罗永章教授率先开讲,以“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是一个全新广谱肿瘤标志物”为主题拉开当天序幕。



当天,在此次大会上,开设了圆桌论坛,主要围绕1,目前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遇到了怎样的瓶颈?如何突破? 2、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给临床带来哪些意义?对我们的临床实践有什么影响? 3、生物标志物对肿瘤治疗策略新思考 4、新的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晚期临床应用与壁垒?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会议当天,出席的嘉宾还有:

暨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尹芝南院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武多娇副研究员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峻教授

苏州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沈百荣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 洪登礼研究员

厦门艾德医学检验所 王蓟斌项目经理

生物谷后续将为您带来演讲嘉宾精彩报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