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古生物学家说,我们好像一直搞错恐龙性别了

  1. 古生物学
  2. 性别
  3. 恐龙
  4. 统计
  5. 骨骼

来源:生物谷 2017-03-31 14:02

古生物学家往往依赖于骨骼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一个恐龙遗迹是来自雄性还是雌性。但是一位古生物学家认为研究人员在评估中可能有点仓促,他声称,在许多以前的研究中,支持性别差异的证据的缺乏可能意味着我们一直都错了。


2017年3月31日/生物谷BIOON/--古生物学家往往依赖于骨骼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一个恐龙遗迹是来自雄性还是雌性。但是一位古生物学家认为研究人员在评估中可能有点仓促,他声称,在许多以前的研究中,支持性别差异的证据的缺乏可能意味着我们一直都错了。

性别二态性(Sexual dimorphism),即一个物种的雄性和雌性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雄性和雌性猿的大小差异和雄性孔雀身上有大羽毛。

鉴于在动物界,特别是鳄鱼和鸟类,性别二态性的情况非常普遍,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恐龙属于例外:但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恐龙专家认为,这个理论实际上并没有被化石记录支持。

古生物学家Jordan Mallon说:“我不是说恐龙不是性别二态的,而是说没有现有的化石证据表明它们是这样的。判决仍然是缺失的。“

Mallon从期刊中查找过去关于性别二态性的声明,并对它们的样本量和统计模型进行批判性评估。

虽然一些研究表明了兽脚、剑龙、角龙等恐龙的两性之间在尺寸或褶皱上存在差异,然而只有少数研究提供了足够的数据进行测试。

关于恐龙的性别二态性的一个例子可以在1976年的文章“Quantitative aspects of relative growth and sexual dimorphism in Protoceratops”中发现,它表明雄性的元角龙比雌性的具有更宽的褶边和鼻子上更大的凹凸。

Mallon发现,尽管样本量相对较大,但这篇文章的分析并没有在统计学意义上支持其结论。

他还指责许多研究人员在“乞求问题”——他们首先假设存在性别二态性,然后反过来提供证据——他认为这是可以通过使用正确的统计工具来避免的。

Mallon在他的论文中写道: “只有混合建模方法是抛弃了这个假设的,它应该被用于研究化石记录中的性别二态性。 “

虽然这一切都不能明确地反驳古生物学家对不同性别恐龙之间尺寸和形状差异的说法,但它确实使我们回到了第一步,即我们只有没被支持的假设。

Mallon说: “基本上,如果使用合适的统计测试,如混合建模,来重新开始研究那些原始数据,那么恐龙性别二态性理论根本不会有” 。

这只是一个单一的研究,所以在决定是否推翻过去的研究之前,它需要付出代价并看看古生物学界如何回应。

需要提醒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区分恐龙性别是不可能的。

像鸟类一样,雌性类鸟恐龙在骨骼的一些空腔内可能会有一层称为骨髓的组织,这些骨骼为卵子产生提供钙质,这是一个可以将特征与特定性别联系起来的证据。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明确分出性别的化石证据是罕见的,这给我们留下了猜测。

最近古生物界关于恐龙研究的争议层出不穷。这个消息出现的几天前,Nature杂志刚刚发表了“恐龙家谱需重绘”的报道(详见:Nature:改写教科书!恐龙家谱可能需重绘!)。

早在2010年,研究人员就提出了牛角龙和三角龙实际上只是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的生命阶段。

当你仅凭一些形状像老骨头的岩石来了解那些在地球上漫游了1.65亿年的动物的多样性,解释证据的方式发生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扑朔迷离的雷龙来说肯定是件好事。(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点击 获取授权 。更多资讯请下载生物谷APP

原始出处:Jordan C. Mallon. (2017) Recognizing sexual dimorphism in the fossil record: lessons from nonavian dinosaurs. Paleobi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7/pab.2016.5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