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困扰女性多年的问题,为什么哺乳结束后胸部会变小?

  1. 女性
  2. 胸部
  3. 衰老

来源:潇寒/DeepTech深科技 2016-10-18 13:46

当女性结束母乳喂养,她的胸部顿时从全天候不间断分泌乳汁的岗位上退下,回归本职工作。科学家发现一种分子开关,能将分泌乳汁的组织转化成细胞分解者,大口吃掉周围死掉的细胞。这一发现,或许能够给研究乳腺癌的发
当女性结束母乳喂养,她的胸部顿时从全天候不间断分泌乳汁的岗位上退下,回归本职工作。

科学家发现一种分子开关,能将分泌乳汁的组织转化成细胞分解者,大口吃掉周围死掉的细胞。这一发现,或许能够给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带来新的启发。


女性的乳房里密布大量的输乳管,最外层覆盖有脂肪。在怀孕期间,激素会让上皮细胞衬管增殖并形成球状结构,这种结构称为腺泡;当宝宝出生后,母乳就是从这里分泌。

一旦母亲终止母乳喂养,这些细胞会进入自毁模式,大量的细胞死亡,细胞碎片被清除。

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通常情况下,身体的免疫细胞会通过一个叫做“吞噬”的过程,清除那些已死亡的和正在死亡的细胞。一般来说,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内部清洗”是由于严重的感染,疼痛或组织损伤,然而这些症状在母乳喂养终止后并不常见。

“这个很难理解的情况是,多余的乳汁(没被喝掉的)以及数量巨大的死掉的细胞,被从乳腺中清除出去,却没有真正意义上激活免疫系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癌症生物学家马修·内勒(Mattew Naylor)表示。

哺乳期后,似乎上皮细胞会主动吞噬掉它们周围死掉的细胞。其中有一种叫做Rac1的蛋白,在产奶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好比是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

谢菲尔德大学的娜琳·阿克塔(Nareen Akhtar)和她的同事,很想弄清楚其在乳房重建过程当中是否也起了作用。

乳房重建

研究过程中,阿克塔删除了雌性小鼠的Rac1相关基因;它们的第一窝幼崽存活了下来,但是体格较正常小鼠后代要小很多。原因很可能是它们喝到的母乳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偏低。

进一步的实验解释,由于缺少Rac1蛋白,死掉的细胞混着母乳同时涌向雌性小鼠的乳房,导致乳房肿胀,继而引发某种程度的慢性炎症,不仅影响雌性小鼠的组织再生,还会影响之后的怀孕产乳的能力。

“哺乳期结束后,乳腺中多余的组织需要在短时间内清除出去。如果仅仅是坐等免疫细胞来吞噬这些死掉的组织细胞,会引发慢性炎症,导致组织损伤。”该研究的负责人,查尔斯·斯特莱利(Charles Streuli)这样说道。

“阿克塔的工作,首次展示了Rac1蛋白在引发细胞吞噬行为过程中的必要性,这样一来,在哺乳结束后,死掉的细胞和多余的乳汁能够被及时清理掉,确保机体恢复正常运作。”

除了触发吞噬行为,Rac1 似乎还能确保死掉的细胞“保持队形”,继续浸泡在腺泡里。这很可能是鼓励它们的邻居趁机将它们分而食之,而不是坐等免疫细胞开进输乳管。

“上皮细胞自行清理门户,就不会出现吞噬细胞引发炎症的情况。” 斯特莱利补充到。

“这并不意味着免疫细胞可以放手不管,”剑桥大学乳腺细胞生物学在读的克里斯汀·沃特森(Christine Watson)解释道。

“在初始阶段,是由上皮细胞做着‘非专业工作’,清除乳蛋白以及母乳脂肪颗粒。在小鼠身上的实验证实,在三天后,巨噬细胞(和其他专业负责吞噬的细胞)开进乳腺,开始搞定剩余的细胞碎屑。”

她随后补充到,还需要更多的工作来证明,炎症是因为这一进程(乳房自行清理)的缺失而引起。

这一发现,对了解乳腺癌的成因以及发病机制都会有所助益。

尽管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可以从整体上降低患癌风险,但是在怀孕后的5到10年内,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仍旧增加,且来势更为凶猛。

有一种可能是,组织重塑这一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会促进癌症发展。

“鉴于Rac1在清理死亡细胞进而抑制炎症这一过程当中所扮演的新角色,目前还有研究发现 Rac1 可能在乳腺癌中扮演的潜在角色。这一理论尚有待发掘。” 内勒说。(生物谷Bioon.com)

参考: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107529-your-boobs-start-to-eat-themselves-after-breastfeeding-is-over/?utm_source=NSNS&utm_medium=ILC&utm_campaign=webpush&cmpid=ILC%257CNSNS%257C2016-GLOBAL-webpush-BOO

N.Akhtar, et al, Rac1Controls Both the Secretory Function of the Mammary Gland and Its Remodelingfor Successive Gestations, Development Cell 2016.doi:  10.1016/j.devcel.2016.08.00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