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杨湘宁——南京大学——演化古生物学、蜓类化石、石炭~二叠纪生物地层学

  1. 杨湘宁,南京大学

来源:生物谷 2016-07-26 17:34

演化古生物学、蜓类化石、石炭~二叠纪生物地层学

导师姓名:杨湘宁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姓名: 杨湘宁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10
  • 所在院校: 南京大学       所在院系: 地学院
  • 职称: 教授       招生专业: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 研究领域: 演化古生物学、蜓类化石、石炭~二叠纪生物地层学
  • 联系方式

  • E-Mail: xyang@nju.edu.cn       电话: 025-*******       邮编: 0
  • 地址:
  •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1956年10月生。198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2-1986年留学美国Johns Hopkins 大学地球及行星科学系,获博士学位;1986-198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89年9月起任教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1990年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授;1998年3月任博导。现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古生物学报》常务编委。
      1993年起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1994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996年入选国家教委“优秀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1998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3年 “333二期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主要教学情况
      讲授研究生课程“演化古生物学”、本科生课程“生命演化历程与生物进化论”、“地质学专业英语”等。

    著作及论文

      代表性文章、论著
      1. Stanley, S.M., Yang, Xiangning,1987: Approximate evolutionary stasis for bivalve morphology over millions of years: a multivariate, multilineage study. Paleobiology, 13(2):1173-139.
      2. 杨湘宁、郝诒纯,1991:Robustoschwagerinids的个体发育及其在演化分析中的意义。《古生物学报》,30(3):277-306.
      3. 杨湘宁,1990:异时发育的概念及其在Robustoschwagerina演化分析中的应用。《理论古生物学论文集》(戎嘉余等主编),pp. 121-131,南京大学出版社。
      4. Yang Xiangning, 1992: A Study of the Ontogeny and Evolution of Robustoschwagerinids (Permian Fusulinids). Proc. of 4th. Int. Symp. on Benthic Foraminifera, Sendai. pp.127-133. Tokai University Press, Japan.
      5. 杨湘宁,1993:物种形态演化速率及形态停滞―兼论点断平衡学说的验证。《古生物研究的新理论新假说》(穆西南主编),pp121-131。科学出版社.
      6. 杨湘宁、周建平,1993:广西云南的Pseudoschwagerina 化石及其地层意 义。《微体古生物学报》,9(1):1-12.
      7. Yang Xiangning , Zheng Hong, 1993: Ultrastructures in the Spirotheca of Fusulinella. Science in China (Ser. B), 36(6):751-758.
      8. Yang Xiangning, Zheng Hong, 1993: Ultrastructures in the Septula of Neoschwager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8(8):661-664.
      9. Zheng Hong, Yang Xiangning, 1993: SEM Study of Wall Ultrastructures of Triticites cellamagnus. Stratigraphy & Palaeontology of China, Vol.1:183-192.
      10. Yang Xiangning, Zheng Hong, 1994: Spirotheca of Foraminifer Quasifusulina. Lethaia, Vol. 26:319-326.
      11. Stanley, S. M., Yang Xiangning, 1994: A Double Mass Extinction at the End of the Paleozoic Era. Science, Vol. 266:pp.1340-1344.
      12. Wu Zhiping, Yang Xiangning, 199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usulinid Fossils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Changme Stage, Southwest China. 30th IGC, Abstracts Vol. 2, p.91.
      13. 杨湘宁、周建平、冯蘅,1996:西南地区假希瓦格蜓类地层分布规律的研究。《古生物学报》,35(3):303-321.
      14. 杨湘宁、吴智平、施贵军,1997:“常么阶”沉积相和微相的研究与对比。《地层学杂志》,21(1):1-19.
      15. 孙厉、杨湘宁,1999: 原麦蜓( Protriticites )旋壁构造的扫描电镜研究。《古生物学报》,38(3):394-402。
      16. 杨湘宁,施贵军等,1999:贵州盘县火铺茅口组剖面及蜓类化石。《地层学杂志》,23(3):170-181.
      17. Yang Xiangning et.al.,1999: Evolutionary pattern of fusulinacean foraminifer in Maokouan, middle Permia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2(5): 456-464.
      18. Yang Xiangning et.al. 2000:Inter-taxa Differences in Extinction Process of Maokouan (Middle Permian) Fusulinacean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
      19. 杨湘宁,刘家润等,2001:茅口期蜓类动物的绝灭过程―绝灭选择性与物种个体大小关系的验证。《古生物学报》,40(4):463-470.
      20. 杨湘宁、贾东等,2001:新疆柯坪、乌什的若干蜓类化石及其地质学意义。《高校地质学报》,7(4):399-407.
      21. 朱李鸣、杨湘宁等,2002:以化石带为基础的华南蜓类属种数据库。《微体古生物学报》,19(4):397-406.
      22. 殷小龙、杨湘宁等,2003:西南地区早―中二叠世蜓类复合标准序列的建立及初步研究。《地层学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