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5年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花落谁手?

  1. 医学
  2. 生理学
  3. 诺贝尔
  4. 预测

来源:科学网/孙学军 2015-09-16 10:37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马上就要到了。2015年度哪些技术可能获奖?抢先一步,也来猜一猜凑个热闹吧。

诺贝尔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马上就要到了。最近SCI肯定会有引用率预测,但是准确性并不十分理想。诺贝尔奖的推荐更多是依靠同行推荐,那么热门领域和成熟领域被推荐的可能性比较大,引用多只能是大众化领域,干细胞和肿瘤研究显然是引用最多的领域,但不一定是颠覆性、概念性和革命性的研究。就医学与生理学奖而言,2015年度哪些技术可能获奖?抢先一步,也来猜一猜凑个热闹吧。

一、基因编辑

这个领域显然是呼声最热的领域。按照诺贝尔奖喜欢凑热闹,尽量控制乌龙选择原则,这个领域虽然比较新,但已经被证明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推荐的学者一定会很多,中奖几率会非常大。需要注意的是,基因编辑的方法好几个,这里特别是指CRISPR-Cas9,另外几个基因编辑技术技不如人,只能自叹不如了。这个如果能行,可能会给卡彭蒂耶(EmmanuelleMarie Charpentier) 和杜德娜(JenniferAnne Doudna)。

二、低氧诱导因子研究

细胞感受氧气浓度分子,低氧诱导因子的功能研究是10年前生命科学的重要突破,两位从事这一细胞感受氧气浓度效应分子研究的科学家分别是WilliamG. Kaelin Jr. 和Gregg L. Semenza,2010年他们曾经获得加拿大小诺贝尔奖盖尔德纳奖,2012年获得ASCI/Stanley J. Korsmeyer奖,他们主要贡献是在研究细胞内氧感受器方面。他们对低氧诱导因子情有独钟,认为该分子是低氧世界的总司令。两位学者也是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搭档。另外一个关于瘦素分子的研究如果能成功获奖,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获奖者中将会少一位核心贡献者,因为他已经故去。

三、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最热门,也是最值得期待的领域。CTLA-4,PD-1,Car-T等肿瘤免疫机制的突破,给肿瘤的治疗带来划时代的变化。这个领域的最大热门人选应该是今年美国小诺贝尔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从事肿瘤免疫治疗的科学家詹姆斯?埃里森James Allison。埃里森是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免疫学学院癌症中心的癌症免疫学家,2014年埃里森曾获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NFCR)第9届圣.乔奇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2015年生物和生物化学基础研究领域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不过拉斯克的基础医学奖也十分重要,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Evelyn M. Witkin,布利甘和妇女医院的Stephen J. Elledge荣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四、细胞自噬和坏死的相关研究

这都是关于细胞病理学的研究,细胞坏死方面的学者包括哈佛、厦门和北京的华人超牛学者很有希望,当然不太可能一起晋升,细胞坏死尤其是程序性坏死已经成为细胞病理学领域的热门研究,但2015年似乎呼声下降,这个领域比较遗憾的是整体功能研究相对不足,和细胞凋亡研究有差距。细胞学领域其他方面有关于内质网应激的研究也已经成为经典,更具体叫法是折叠蛋白反应,(瓦尔特(Peter Walter)和森和俊(KazutoshiMori))或许会有机会,这类研究能获奖可以参考前年关于细胞囊泡释放的研究。

五、核磁共振技术

有人预测MRI,但是已经在2003年获得了医学诺贝尔奖,12年过去了,人们希望能给的奖励应该在功能MRI方面,虽然技术还是哪个技术,理论起源于PET技术的功能MRI毕竟是一种无创伤人脑功能的研究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小川诚二(Seiji Ogawa)和PET的库尔(David Edmund Kuhl)等)。和最近光遗传学研究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不一样,后者提供了更多交互研究策略,也是值得称赞的神经科学技术。

六、表观遗传学方面

表观遗传学是对进化论和传统基因的再认识。其中甲基化和非编码RNA家族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规模,并影响着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外泌体方面的研究也值得关注。

七、结构生物学

冰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也一定会有学者推荐,尤其是结构生物学成为当前最热门研究领域主要是仰仗这一技术的帮助。前面有荧光显微镜技术已经获得化学奖,那么冰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也许能问鼎化学奖。当然利用这个技术的顶级科学家或许也有医学生理学机会。因为医学和化学奖不是一个团队审核,遇到两个技术分别获奖也许不是没有可能。

根据过去经验,大部分诺奖预测往往都不准确不靠谱,但是梳理一下生物医学研究热点,本身也是有价值的。(生物谷Bioon.com)

来源:科学网博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