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淋病研究或揭示机体免疫系统新“扳机”

  1. HIV
  2. 免疫系统
  3. 新药
  4. 淋病
  5. 淋病奈瑟氏菌
  6. 耐药性

来源:生物谷 2015-06-16 15:42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帮助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这种细菌可以引发人类患多种疾病,比如淋病、腹泻、肺炎等,该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新型疗法来利用机体免疫系统抵御感染,而不是传统地利用抗生素来抵御机体感染。

2015年6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帮助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这种细菌可以引发人类患多种疾病,比如淋病、腹泻、肺炎等,该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新型疗法来利用机体免疫系统抵御感染,而不是传统地利用抗生素来抵御机体感染。

研究者Gray-Owen说道,文章中我们调查了细菌入侵健康组织同时躲避机体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这种名为淋病奈瑟氏菌的细菌往往可以引发淋病,而且该菌非常“狡诈”;淋病是一种新出现的疾病,因为对抗生素耐药的淋病奈瑟氏菌会不断感染机体,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天大约都会发生50万淋病感染病例,很多感染者并没有任何症状,因为淋病奈瑟氏菌非常狡诈,其可以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然而一旦其暴露机体免疫系统就会高度激活并且产生非常可怕的结果。

淋病和HIV之间也有复杂的关联,淋病患者多半对HIV易感,而且HIV感染者通常也会伴随淋病感染,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淋病奈瑟氏菌可以产生一种名为庚糖的糖类,从而诱发机体免疫反应,而人类机体并不产生庚糖,因此细菌就会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入侵机体组织,而细菌诱发的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RPs)同时也会提醒机体免疫系统有害细菌的存在。

那么淋病感染对于HIV感染而言到底是怎样的呢?HIV感染T细胞,在机体免疫反应开启之前HIV会保持休眠,一旦免疫反应被启动,T细胞就会被激活同时HIV就会快速感染机体其它免疫细胞,同时淋病也会帮助HIV快速扩散。因此揭示淋病奈瑟氏菌如何诱发机体免疫反应对于开发新型疗法非常重要。

目前研究者希望利用细菌的PARPs来开启一种高效免疫反应来代替传统药物进行治疗,用于治疗一系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癌症等;让研究者好奇的是很多细菌都会隐藏所产生的庚糖,而淋病奈瑟氏菌却会“有意识”地释放庚糖,研究者目前并不清楚该菌为何会这样做,而且也并不清楚其为何要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后期研究者们将通过更多的研究来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解释。(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下载生物谷APP.

Microbial metabolite triggers antimicrobial defense

Sky W. Brubaker, Denise M. Monack

In gener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re beneficial to the host. However,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such as coinfections, these responses may contribute to disease progression. For instance, an initial infection may induce an immune response that renders the host susceptible to a subsequent infection by a different pathogen. For years, it has been understood that Neisseria gonorrhoeae and HIV coinfection increase viral shedding and transmission (1).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control this phenomenon have been unclear. Neisseria spp. release a factor that can activate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nuclear factor κB (NF-κB) in host cells and drive HIV gene expression (2). On page 1251 of this issue, Gaudet et al. (3) reveal the identity of this bacterial-derived factor, as well as the signaling axis through which it drives innate immune gene expression. This detection pathway may constitute a previously unknown innate immune signaling response with broader implications in microbial defense, as well as the pathogenesis of HIV.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