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媒体手记8:打假“有关人士”消息源

  1. BIOON企业新闻中心
  2. 张博士信息
  3. 有关人士
  4. 消息源

来源:生物谷 2012-09-12 17:36

最近面试了学新闻的海龟,他提到在了让他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教授不讲怎么去当一个战地记者,也不讲怎么熟练地剪拼视频文件,也不讲用什么样的手段追寻政府丑闻。而是最最最基本的--“让每条人工事实(观点、数据)的来源可信”(教授话的意译)。教授有一次在纽约做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位自称过气演员的黑人。教授与他在中央公园的长凳上聊了一下午,他绘声绘色地讲了一天他的人生故事。

最近面试了学新闻的海龟,他提到在了让他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教授不讲怎么去当一个战地记者,也不讲怎么熟练地剪拼视频文件,也不讲用什么样的手段追寻政府丑闻。而是最最最基本的--“让每条人工事实(观点、数据)的来源可信”(教授话的意译)。教授有一次在纽约做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位自称过气演员的黑人。教授与他在中央公园的长凳上聊了一下午,他绘声绘色地讲了一天他的人生故事。教授回去整理完录音,开篇第一句话写道:“人们常说,你在中央公园里遇到的人十有八九是个艺术家,至少也是个有故事的人。”。教授用夸张的口吻模仿了教授的教授的反应,“你这里的‘人们’,是谁?”,教授当时目瞪口呆,无法回答。

在美国,出于对稿件信度的考虑,也为了使刊登的故事尽可能地免受法律之责,美国媒体对于每一条引语的来源慎之又慎。美国编辑一旦看到故事中出现语焉不详的“有关人士”,必然会本能的皱眉头。在国内,人们习惯了报纸上的“有关人士说”、“据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称”,总觉得“有关人士”后面说的内容,比这“有关人士”到底是谁重要许多,脑子里也完全没想过这问题:到底谁是这些有关人士?

与采访美国本地人不同,采访中国人,确实要在压榨受访者全名上花更多的精力。根据笔者的观察,10个受访者里,或者有5个不愿说名字,4个只愿意告诉你一个姓,但总有那么一个,既愿意告诉你全名,也能给你相关的信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但只要采访功夫到了,全名并非不可能的任务。这里,笔者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要一个名字?

(1)消息源更有责任感

当消息源知道他的名字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必然会对发言更加谨慎,更加负责。一旦出事,他要承担责任。最近美国广受欢迎的广播节目This American Life邀请的嘉宾在自己对富士康之旅的叙述中多处做假,被发现后不但让TAL丢脸,也在美国媒体圈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2)媒体的价值基础

《纽约时报》在经历了2003年历史上最大的抄袭丑闻之后,对信息源的要求更加高,除了非常情况(即使如此,还要解释匿名的原因,比如可能导致对方解雇,影响人身安全等),都要求实名。当一个消息源有具体出处、身份、背景时,公众就能自行判断整条消息的质量,从而决定是否应该采信,被采信的人多了,媒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都是含含糊糊的“消息人士”,公众就会自警,得掂量掂量这新闻到底该怎么读,一旦该媒体受到广泛怀疑,该媒体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说得容易,但是匿名消息源的诱惑实在太大。比如说,好不容易采了一个大牛,对方说得滔滔不绝,拳拳到肉,但唯一条件是不能署名。原则性很强的媒体编辑却说,没名儿的材料我不能用。怎么办?

西方的新闻伦理在中国的实际操作中,确实有一些难题,但,如果动辄先把责任推到“国情”身上当鸵鸟,其实对提高媒体行业的专业水平有百害而无一益。

本文原创版权归 BIOONGROUP所有,内容素材来自BIOON创始人张发宝博士,由BIOONNEWS(BIOON企业新闻中心)总编助理 Xavier(jie.jiang@bioon.com) 审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